2018年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思路
来源: 南通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19-04-15 16:18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的工作成效和主要亮点

2018年,我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要求和“两聚一高”目标,准确把握南通科技创新在“一个龙头、三个先锋”中的新使命、新定位,系统谋划创新驱动、追赶超越的目标思路,统筹推进创新型城市和创新之都建设,助推南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呈现亮点频现、稳步快进的良好局面。

1.加快打造动能转换核心引擎,高质量发展创新支撑体系逐步形成: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创新之都建设加快推进。制定《2018年创新之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区分责任、落实序时进度,统筹推进创新之都建设。海安市获批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二是中创区启动建设,高质量发展引擎正在形成。中央创新区筹、建、招、管同步实施,一期工程顺利推进,“科创特区”政策制订出台,南通高等研究院启动筹建,10余家高校院所、4位院士团队和多家品牌科技企业签约入驻。

三是高新区创新发展,成为经济转型主阵地。南通国家高新区被省政府表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高新区”,全国排名升至第46位(全国147家)。

四是农业科技园特色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一区多园双模式”建设,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架构,形成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家级农业园区考核中排名第一,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五是专利助推产业创新,知识产权强市创建扎实推进。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7.3件,专利产出稳步增长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园区试点示范全覆盖。

六是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南通新地标。成功举办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大会和2018中国传感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峰论坛,培育并表彰了南通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7-2018年度十佳科技新锐企业和十佳科技新产品。

2.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主要科技指标稳中快进: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50.09 %,投资增幅34.9%,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全市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21家,获公示636家,均创历史新高,2018年全市高企数1309家。

三是科技投入持续增长。2017年度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首次超过镇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2.65%,分别领先0.05和0.02个百分点,全省第五,预计2018年达到2.67%。

四是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6%,排名递增2位升至全省第四,增幅全省第二,预计2018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达到63.5%。

3.加快打造创新南通发展特色,多项创新举措走在前列:

一是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专利行政执法和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工作考核分列全国地级市第七和全省第四,市科技局和市知识产权局双双被表彰为2017年度全省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2017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二是签订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实现上海科技创新资源向南通全面开放,沪通科技合作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成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试点示范。

三是首创“通创荟梦想秀”电视品牌。打造南通本土的“创业英雄汇”,实现南通“双创”线上线下和电视媒体三线融合并进,有效激发“双创”热情,34个项目获得2.7亿元融资意向;科创大赛参赛项目大幅增长、突破400项,荣获国家奖4项、省奖3项,均创历年最高。

(二)主要工作举措

1.抓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一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坚持把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围绕“3+3”重点产业,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研发取得新成效。通富微电子承担的国家02专项“28nmCPU封装及测试技术开发”课题和“3D NAND 闪存超薄芯片多叠层产品封装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课题进展顺利;中天科技海缆公司的“全海深水密接插件产品化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和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的“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研制”项目列入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南通振康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研发生产及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验收,为国家发展工业机器人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全市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初评,1项省科技一等奖和8项二等奖完成答辩,均创历年最多。中天科技获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二是强化前瞻性技术创新。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项目49项,“高速列车大功率牵引电机转子摩擦盘的关键技术研发”、“基于国Ⅵ排放标准的高性能车用片式宽域氧传感器关键技术研发”等8个项目获立项支持。全市共争取上级重点科研项目206项,获得研发资金2亿多元,有效解决部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三是强化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按照“七个一”架构不断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高质发展,产值增幅和投资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部门主抓的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举办了2018中国传感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峰论坛,成立了南通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推动企业抱团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发展。2018年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同比增幅17.1%。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被工信部评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铁建重工南通公司研发制造的我市首台盾构机投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2.抓创新型企业培育,不断壮大产业转型升级主力军队伍。

一是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小升高”培育计划。全面动员、大规模组织培训和指导,146家企业进入省小升高企业培育库, 8家企业入库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大幅增长。

二是优化政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围绕3+3+N重点产业发展,建立了覆盖产业创新全过程和企业创新发展全过程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多项政策的创新性、突破性创造了全国之最,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政策资金扶持方式从支持部分企业实施科技项目为主,向支持所有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普惠性政策为主的方式转变,有效带动企业科技投入和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全市1945家企业享受科技税收优惠24.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1.14%。

三是建设研发机构增强发展动能。将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作为吸引人才、集聚资源、支撑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能的战略举措,全市新增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省级技术中心29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研究生工作站13家、院士工作站6家,新认定市级企业研发机构92家,已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84家,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机构建有率90%。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围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天电力光缆有限公司生产的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入围第三批单项冠军产品。

四是加强科技金融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上半年市区18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新增科技贷款6.33亿元。255家科技企业获得省“苏科贷”贷款8.3亿元,增长27.55%。审计局专项审计评价“南通市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3.抓创新载体平台建设,不断培强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抽调专人组建专设机构,高点定位、前瞻谋划,研究制定和推进科创中心规划建设。为加快补齐南通高水平研发平台和创新人才不足的短板,研究提出南通高等研究院组建思路和建设方案,并开始筹建推进。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和“3+3”重点产业培育,积极协助中创办和高研院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平台,与省产研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二是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研究制订了高新区建设工作方案和开发园区争先晋位考评办法,高新区综合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海安高新区、如皋高新区、市北高新区3家高新区正式“去筹转正”,预计各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全部突破50%,成为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

三是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链式孵化体系。新增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科技企业孵化链条1家、省众创空间7个、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3家,新认定市级众创空间10个。目前,全市已建成众创空间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2家,入孵企业超过3000家。

4.抓区域协同创新,不断加快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转化。

一是实现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连续两年召开“南通对接服务上海科技创新恳谈会”和“沪通科技合作推进会”,与上海科技两委签订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沪通跨江协同创新领导小组”,推进“沪通券”通用通兑、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实施,南通企业使用上海大仪平台设备1000余次,与上海高校院所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125项,增长120%,项目总投入2.7亿元,沪通科技合作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量质双升。针对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制订《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施意见》,对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实际支付的费用给予50%、最高500万元的补贴,力度为全省乃至全国之最,使产学研合作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先后组织系列产学研活动80多场,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600多项、增长23%,预期形成新产品500个、新增销售收入150亿元、税收10亿元。江苏神马电力产学研合作项目“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内领先的城市环境服务综合运营商,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联合组建鸟撞试验室,为C919、ARJ21、M700等军、民多机种提供配套产品。

三是继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梗阻环节,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FTTx用大尺寸超强抗弯曲光纤预制棒研发及产业化”等5个项目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争取经费4400万元,预计新增投入4.1亿元、销售收入11.25亿元、利润2.3亿元、缴税0.8亿元,项目产品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四是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技术转移体系的实施意见》,将科技研发型项目纳入市政府“四个全面”布局考核,全年新建55个研发项目,同比增长40%。其中如皋“小咖秀”、崇川“商客通”为科技服务业重大项目。全市技术合同登记6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50亿元,增长45%。新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通分中心、省技术交易中心南通分中心和3所大学南通技术转移中心,新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485家,增长9%,实现营业总收入350亿元,增长25%。

5.抓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不断夯实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

一是强化人才支撑作用。通富微电子的石磊和京海禽业的顾云飞已分别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获省“双创人才计划”创新团队4项、全省第二,省双创计划企业科技副总34项,居全省前列。

二是打造“双创”升级版。首创“通创荟梦想秀”电视品牌。目前已经播出15期,140多个项目报名,45个项目登台,其中34个项目获得2.7亿元融资意向。先后组织第二届“通创荟”巾帼创新创业大赛、2018年南通科技创业暨“通创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参加江苏省科技创业大赛,400多个双创项目参赛,创历史新高,“创新南通”和“通创荟”品牌影响力日渐提高,支持和培育了一大批创客和人才团队。

6.抓农业科技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科技进步。

一是强化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撑带动作用。围绕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建成年亿株苗(球)生产能力的组培中心1个、花木产业研发服务平台7个,建设国家级如皋花木盆景星创天地、江苏省如皋花木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扬州大学(如皋)花木产业研究院各1个,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5家,苗木基地面积达到27.2万亩,总产值125亿元,带动农民就业83236人,户均增收11456元,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在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一。

二是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20多个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组织833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参与和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18个,实施各项科技开发项目128余项,项目总投资4.7亿元,推广新技术新产品89个,引进推广新品种44个,安置劳动力1.5万人次,3600多户农民实现增收,有效提升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扎实组织“支农强农富农”系列送科技下乡活动。为推进科技扶贫、精准脱贫,全年共组织市县联动送科技下乡系列活动24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4.3万余份,组织技术专家96人次参加活动,举办各类培训123场,培训约9200人次,将科技创新资源引入县、村和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苏南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发展动力转换新要求,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难点主要反映在:科技、产业、人才、资本等结合还不紧,科技创新的开放度、集聚度、网络化还不够,与创新转型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科技型企业比重较轻、个体偏小,部分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仍不高,自主创新动力还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强,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动性还有待提高,发展要素集聚上,一定程度还偏重“投资和数量”轻“智力和质量”。

二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力度还不够大,高层次的产业技术研究所等创新平台和领军型科技人才仍然缺乏。要素结合度还不够紧,有待在创新合作模式、优化运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创新资源相互作用的绩效。

三是创新园区特色尚不突出。由于我市各类创新园区多是开发区转型而来,园区内产业特色不够鲜明,创新载体平台多为综合型,科技创新从研发、应用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不完整,专业化水平不高,难以形成产业特色。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和2019年重要举措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定位、新挑战,科技创新必须首当其冲地扛起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担当,着眼长远、统筹谋划,盯准南通科技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节点和堵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将对标城市的创新发展经验和规律与南通实际紧密结合,发挥南通的发展优势,激发南通的发展潜力,走出一条符合南通高质量超越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为此,今后一段时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新使命、新定位,按照“工作项目化、目标责任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专业化”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争先进、重大项目创品牌、常规工作出特色、创新驱动求实效”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务实改革,创新求效,加快动能转换,力争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5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1-2个产业核心技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地标性产业,建成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综合创新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全省第一方阵,为南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力科技支撑。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一)深入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工程,加快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重点改进科技管理“三项机制”:

1.改进科技创新统筹工作机制。完善创新之都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组建一个专家咨询团队,为南通打造创新之都谋划布局提供决策建议。建立一套科技创新统计监测体系,定期通报全市科技创新指标推进情况。完善一套考核推进机制,将每年创新之都建设的重点任务目标分解细化到市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激励促进全市科技创新发展。

2.改进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全面梳理和优化市科技计划管理框架,更聚焦全市发展战略、更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更高效配置科技资源,不断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进一步简化项目申报和管理,强化目标考核和后补助支持,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坚持绩效导向,加大政策兑现、后补助和切块到区的资金资助比例,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多的项目资金管理自主权,赋予切块资金直接管理部门更多的资金使用方向自主权。

3.改进科技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及时、稳定、高效的科技项目和政策资金申报机制和常态化的科技政策兑现机制,确保科技资金和政策及时有效落实到位。强化科技局对全市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能力,加强规划和政策制订前的调查研究和研讨座谈,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布局的前瞻性、科学性。大力培育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专业化的科技管理服务机构,逐步将科技服务的具体事务委托下放,不断提升科技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二)实施科技与产业融合工程,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创新体系。重点实施打造科技新动能“八项行动”:

1.实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重点在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上求突破、在培育未来主导产业上下功夫、在打造重大科技载体上见成效,构建新时代南通科技创新的新格局。一是不断完善重点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围绕“3+3”重点产业,加快健全“七个一”架构的产业创新体系,争创1-2家省级以上产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二是重点助力地标产业培育。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顶尖企业,大力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力争引进10家高端研发机构,集聚创新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加快推进一核两区六基地发展战略布局,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和链式突破。三是牵头推进智能装备产业。深入开展我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加大培训和重大项目招引力度,培育并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合作做强产业链,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高端突破能力和产品配套能力,实现产值增幅10%。

2.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一是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加强组织统筹,强化培训指导,抓好梯队培育,完善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创新扶持政策,优化提升企业孵化载体服务能力,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培育工作机制,提高高企培育成功率。二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新产品研发;推动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引进省“双创人才”30名、省“双创博士”40名;鼓励大企业以“众研、众包、众筹”等开放创新方式,支持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创新需求开展研发,形成产业创新集群;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推出投贷联动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贷款服务,进一步扩大“苏科贷”、“通科贷”覆盖面,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三是支持企业加速做大做强。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或参加国家、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创新中心,力争实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突破,重点培育2-3个可预期的地标性产业、地标性企业和地标性科技成果;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先推荐行业龙头企业进入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库、支持其上市融资,鼓励企业运用科创板加快发展壮大。

3.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升级行动。一是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扶持。进一步支持引进建设高层次科研院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填补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空白。支持已建科研院所创建国家和省级重点研发机构。指导新型研发机构建立适应市场化需要的运行管理模式,建立有针对性的创新扶持政策和管理考核机制,更大力度扶持科研平台创新发展。二是强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方式,帮助研发平台与产业、企业有计划地对接,使研发平台真正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逐步建立自我造血机制。三是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继续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60家,新建10个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力争招商局重工(江苏)、中天科技和中洋集团在申建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上实现新突破。

4.实施创新创业载体质量提升行动。一是推进科技园区争先进位。着眼“一区一战略产业、一县一主导产业、一园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支持高新区争创国家、省创新型特色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着力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力争实现高新园区综合发展水平晋位升级。二是加快推进中央创新区建设。积极引荐和跟踪大院大所、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力争招引重点企业研发总部5家、创新型科技企业5家,引建一批新兴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发设计与信息技术类服务外包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三是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提档升级。综合运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手段,深化“投资+孵化”发展模式,提升服务深度、广度和孵化绩效。推进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5家省级以上专业化众创空间,引导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众创空间,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和技术难点建设特色产业众创空间,进一步壮大和夯实南通创新创业发展基础。四是推进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南通科技服务大市场平台,组织南通高新区建设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园区,支持各类科技园区新建、整合和提升一批面向产业共性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人才服务队伍建设,组织培训辅导,提升服务管理人员专业化服务能力,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五是持续加力打造南通双创品牌。以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配套支持为杠杆,对创新创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和精准扶持,放大“双创”乘数效应,努力把“创新南通”平台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5.实施专利助推产业发展行动。一是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市。推动各县(市)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尽快完善知识产权强县、强园建设的工作机制。二是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优化专利资助政策,在确保专利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的基础上,促进专利产出质量显著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大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进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建立健全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机制,培育专利消零企业600家、知识产权强企试点示范企业200家,培育一批专利大户企业和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特色基地建设,引进2-3家高端服务机构,完善知识产权创新创业托管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击专利违法行为;积极申建中国(南通?现代纺织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健全知识产权联盟工作机制,加强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探索建立南通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大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6.实施千企百校产学研合作行动。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完善“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资介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10类机构为重点,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服务机构入驻南通,引导和发挥好已有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发现、评估、产业化的全过程流通体系,推动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的技术流通与转移转化,使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搭建平台精准对接。指导企业精准提出技术需求,围绕重点产业采取大规模和小分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1000家企业、100家高校院所分期分批开展系列产学研活动,促进技术需求精准对接,力争全年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项、技术交易额突破45亿元。三是落实政策促进合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面落实产学研合作补助政策,更好地运用政策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更多地企业通过产学研加快创新发展。

7.实施区域协同创新行动。一是全面推进《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加快“一核四网”建设,不断探索沪通科技合作的新机制、新做法,加快实现“沪通券”通兑通用、沪通科技专项联合实施,组建沪通科技合作新型创新平台,加强上海科技资源的引进和共享,共建沪通跨江创新联合体,加快打造上海高端技术最佳的转移转化、产业化基地。二是举办“2019沪通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围绕“3+3产业”组织产业企业小分队分批分期与沪上高校院所精准对接,力争实施沪通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150项以上。三是支持科技企业创新融资。抓住上海建设国家科创板机遇,制订促进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扶持政策,加速企业创新发展。四是推进沪通合作园区深度对接。引进共建2-3家合作载体平台,畅通已有的3家沪通合作园区对接渠道,吸引沪上企业入驻园区创新发展。

8.实施科技政策全面落实行动。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宣讲。做好省“科技改革30条”政策和高企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宣传工作,在全市科技系统中组织100名以上工作人员担任科技政策辅导员,开展“百人千企”政策宣传活动,确保实现在通高校院所、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五个全覆盖”。二是进一步组织落实科技政策。重点抓好高企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可以作为企业不征税收入等政策的落实,与市税务局共同做好培训、辅导工作,切实解决大部分企业不敢申报的顾虑和无法享受政策的难题。三是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推动改革政策精准落地。

(三)实施科技强农惠民工程,加快提升社会科技进步感知度。重点强化科技创新“三个作用”:

1.强化农业科技园区支撑带动作用。以国家战略为指引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通过试验示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2.强化送科技下乡的示范推广作用。围绕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以“支农强农富农”为主题、科技富民项目为抓手,建立送科技下乡长效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特派员队伍的结构,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农业新知识的普及推广,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科技致富技能,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3.强化社会科技创新的引导推广作用。针对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公众健康、绿色交通、公共安全、科技强警以及陆海统筹等社会重点热点领域,设立相关专题计划,加大科技支持和引导力度,从项目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平台建设等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切实让社会和群众真正感知科技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四)实施科技系统强基固本工程,加快强固提升科技创新的组织基础。重点强化基础工程“三个建设”:

1.推进党建科技融合建设。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党的思想建设与机关文化建设相结合,党的组织建设与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党的制度建设与业务制度建设相结合,党的作风建设与工作作风建设相结合”,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在党的理论学习上,坚持将思想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研讨紧密结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内容,每名班子成员都要带领相关业务处室组织学习调研,形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与党组中心组学习有机结合,开展调研报告学习交流;在工作筹划部署上,坚持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同部署,建立同推进、同考核的工作机制;在干部培训上,坚持将党建辅导与业务培训融合实施,努力实现党性修养和能力素养的双提升;大胆探索融合党建的新模式,不断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惠通”党建融合服务品牌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要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党风廉政制度机制,多措并举扎紧管人、管事、管物的“制度笼子”。要建立月度廉政教育制度,定期观看廉政教育片、上廉政党课,组织各种形式的警示教育,促进局系统全体人员绷紧“廉政弦”。要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对每个岗位从监督权和管理权运行全过程查找“廉政风险点”,不疏忽不遗漏,实时监控、全程预警、即查即纠、严格管理。

3.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一是强化争先创优的锐气。全体人员要进一步强化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见牌子就抢、见先进就追的工作劲头,拿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目标设定上自我加压、使劲跳一跳,让力争成为确保;在任务落实上,锲而不舍抓落实,善始善终做到底,撸起袖子争当南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全力重返全市优秀部门行列。二是强化干事创业的能力。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建立宣传周、调研月、季通报、半年评、年度考的工作组织机制,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要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组织一次科技宣传周活动,通过组织各条线、各类型的培训辅导、政策解读、科技宣传、广场服务等活动,让干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让企业知晓科技政策、激发创新动力。要组织一次调研月活动,按照“百人千企”科技政策宣讲目标,所有干部都必须深入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等服务对象,全面宣传解读科技政策,广泛深入地了解掌握创新主体在想什么、干什么、缺什么、盼什么?从而使我们的工作举措更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三是强化考核激励的机制。要建立季度通报、半年点评、年度考核机制,通过点评交流和考核激励,扎扎实实地促进全市科技系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