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份额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01 17:40 累计次数: 字体:[ ]

李春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份额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组织相关处室和人员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和专题研讨,您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紧密度、积极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新服务环境”的四个方面建议,予以采纳。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突出导向作用,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发放1000万元市级“创新劵”,做大科技金融规模,化解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瓶颈,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2017年,全市科技财政支持资金27.24亿元,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208亿元,企业投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90%。为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激励政策,我市印发了《关于打造科技创新税收生态环境的通知》,从营造符合创新发展的税收政策环境、征管环境、服务环境、组织环境四方面制定了16条具体措施;研究制定《南通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试行)》率先在省内建立项目转请鉴定机制。针对性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专题培训,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开展便捷化、精准性、专属式服务,加强各类创新政策的落实。2017年南通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和高企所得税减免额18.53亿元,增长30%。为集聚科研资源,我们大力引进知名院校资源和科研院所,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带动重点产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引进了中科院海洋所(南通)、中科院南通光电中心等60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成功孵化了江苏尚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并将研发的X光探测器产品成功实现产业化,开发的光互连产品“56GbpsFDR有源光缆系列产品”获得了国际IBTA认证,并获“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的订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三型”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培育科技企业家,能够带动一个精英团队进行不间断地创新、创业。重点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100家国内行业骨干创新型企业和1300家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制定实施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相关政策意见,推动企业主动加大研发投入。严格落实国家、省在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面向企业的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重视研发项目确认登记,切实做到应减则减、应免尽免。围绕“3+3”产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全方位推动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企业研发机构、成果转化中心,构建从前瞻性研究、应用研发到产学研示范项目、产业化培育的完整创新链,促进创新资源向南通集聚,创新成果在通转化和产业化。

二、关于“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紧密度”的建议

针对我市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我市以大力度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突破口,以技术需求对接创新成果,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市县联动方式,组织系列产学研活动。近年来,我们先后成功举办了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纺织丝绸领域等专题洽谈会,与天津大学、兰州大学、西安8所高校、上海10所高校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等,共组织大型产学研对接活动250多场次,实施的产学研合作达到2149项。为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我们出台了专项政策,对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实际支付的费用给予50%补贴,力度是全省甚至是全国之最。2017年,我市抢抓“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机遇,推动航天(南通)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促进中心在通州签约落户。中心依托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资源优势,以航天技术为核心,着力打造航天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配套产业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创新服务的纽带,加大企业与高校院所结合的紧密度。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深入推进与清华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向中西部、东北部高校和中科院延伸,向香港、台湾等地区拓展,举办大规模产学研活动,联合高校新建技术转移中心南通分中心。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国(境)外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争取共建产业技术转移园区,吸引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强引进建设高层次产业技术研发载体,到2020年,全市引进建设高层次科研院所达到30家。借鉴新昌、慈溪等地在发达地区建立“飞地”研究院、孵化器的经验做法,鼓励企业在上海、深圳等人才资源富集地探索建立研发中心、孵化器,科技成果在通产业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

三、关于“积极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议

中央创新区规划建设以来,我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资源招引工作,广泛宣传推介中央创新区。目前在谈科技项目30多个,与省产研院、吉林大学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同济大学、兰州物化所等9家单位签订入驻中央创新区合作意向书,与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多家单位进行入驻洽谈。我市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线上“创新南通”平台全面整合我市创新资源,为创新创业精准导航,线下形成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模式,全市已建成众创空间4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7家,省级加速器4家,省级众创社区备案试点2家,创新孵化链条2个。下一步将加快中央创新区建设招引。2018年聚焦“5+5”创新平台,签约2家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3家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招引重点企业研发总部5家、科技型企业20家、服务外包企业10家、新型研发机构5家、科技服务机构10家,力争签约1-2个世界前沿基础性研究项目,力争入驻4-5家产业技术应用研究院。进一步整合、盘活、拓展创新创业资源,推动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加速器扩量、提质、增效。启动培育和打造10个左右“创新资源富集、创业服务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适宜、管理体制科学”的众创社区。坚持开展“通创荟”活动和创新创业大赛,做好“创新南通”服务品牌。以市级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为抓手,帮助大中小企业之间、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紧密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作配套创新。

四、关于“不断完善创新服务环境”的建议

近几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打造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意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创新之都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进一步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我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检查月活动,积极申报江苏省首批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率先启动市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强化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支撑。为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梗阻,我们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我市研究出台了《南通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近五年来,企业通过项目实施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316件;共形成标准36个,其中国家标准7个,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产业科技人才高地,2016年出台了“人才八条”政策,其中对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给予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和不超过5000万元股权投资,为我市史上力度之最。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创新政策经验,与财政部门一起加强政策研究梳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突出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人才引进、高层次研发机构引进和建设等重要创新活动的奖励,尽快出台具有比较优势、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市,建立产业专利数据平台和专利运营平台,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专利挖掘布局,形成专利组合,扩大保护范围,提升专利价值。建立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区联合执法,保护专利人的合法权益。

衷心感谢您提出的建议,期望您继续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