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委员联系小组:
您提出的“关于调整南通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综合考核科技研发部分指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组织相关处室和人员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提案中的具体建议举措非常详细,前瞻性、可操作性都很强,我们认为这些建议都应予以采纳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
一、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综合考核科技创新部分指标设置情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综合考核是推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激励我市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局按照“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导向,以高质量完成国家、省对我市的工作要求为基础,结合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创新之都的目标,牵头设置了科技创新相关指标,2018年,主要设置如下指标:
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抓牢高新技术企业这一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建设;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持续提升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质态;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力求持续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四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引导县(市)区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五是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申请量和PCT专利申请量等专利指标,深入打造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强市;六是解决需求项目数、成果转化项目数和产学研项目年度实际支出平均值等产学研合作指标,引导县(市)区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改善创新环境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对科技创新指标的考核,有效的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水平,2018年,我市科技创新亮点纷呈。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全市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21家,获公示634家,均创历史新高,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08家。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9.8 %,投资增幅34.9%,均居全省前列。
三是科技投入持续增长。2018年我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04个百分点达到2.68%,位居全省第五,缩小了与全省排名并列第三的苏州、常州的差距,超越排名全省第六的镇江0.13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了对镇江的领先优势。
四是知识产权强市创建扎实推进。2018年我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7.3件。专利申请量52799件,授权量24578件,均位列全省第四。 PCT专利申请量1069件,全省第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3件。专利产出稳步增长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园区试点示范全覆盖。
五是产学研协同创新量质双升。先后组织系列产学研活动80多场,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600多项、增长23%,预期形成新产品500个、新增销售收入150亿元、税收10亿元。江苏神马电力产学研合作项目“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内领先的城市环境服务综合运营商,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联合组建鸟撞试验室,为C919、ARJ21、M700等军、民多机种提供配套产品。
二、下一步科技创新部分考核指标设置打算
在开展考核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考核指标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您反映的专利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我们一直高度关注,2018年11月市知识产权局组织了“专利创造支撑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总结知识产权工作经验、做法,梳理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重考核、偏数量” 、“重万人、偏转让”、“重资助、偏奖励”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目前已对专利资助政策进行了修改完善,按照“授权在先、部分资助”要求,全面取消申请资助,重点资助授权发明专利,对专利大户进行奖励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最大限度地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激发干事动力、营造争先氛围,推动工作落实、实现追赶超越,考出群众满意度和干部精气神。
一是取消部分指标的硬性考核要求。国家机构改革后,知识产权工作从原来的科技部门转到市场监管局,专利申请、授权以及PCT专利申请量作为专利创造管理目标,市市场监管局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框架下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新优势,将知识产权与市场监管工作深度融合,在新起点上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创新发展,不再将相关指标列入硬性考核。
二是优化部分指标目标设置。“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知识产权工作考核的重点指标,将综合考量2018年度各县市区实际完成量、人口数、地区经济增长等要素,合理制定年度考核指标。产学研合作相关指标将合理调整考核分数权重,持续发挥产学研合作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三是持续引导政府加大创新投入。囿于市、县(市)财政分离的体制机制,市本级科技资金无法实现对县(市)企业创新活动的直接资助,我们将推动市政府出台对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的刚性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和带动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