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07088/2016-0574 分类: 科技、教育\科技    通知
发布机构: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文号: 通政发〔2016〕62号
成文日期: 2016-12-01 发布日期: 2016-12-01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014207088/2016-0574
分类: 科技、教育\科技    通知
发布机构: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文号: 通政发〔2016〕62号
成文日期: 2016-12-01
发布日期: 2016-12-01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16-12-01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通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1日


南通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南通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根据《江苏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南通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创新指标实现大幅跃升,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是南通科技创新突飞猛进、跨越发展的五年,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系统部署、创新活力全面激发的五年。
  (一)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支持举措,形成了系统的政策体系,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财政科技投入从2010年的10亿元增至2015年的21.81亿元,年均增幅达16.88%、居全省前列;科技管理经费9.6亿元,上升至全省第四位;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5%,比“十一五”末提高0.6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科技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五年累计优惠57.51亿元,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区域创新试点示范,全市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市)、区达8个,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省级创新型试点乡镇18个,居全省第四位。
  (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部署创新链,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和新兴产业“310”工程,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十二五”期间,以船舶装备、电力能源装备、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累计组织承担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7135项,国拨、省拨经费超过12亿元,同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1%。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达396家,居全省第四位。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和重大产品,世界首座半潜式圆筒型海洋生活平台“希望7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功能性真丝面料获全国纺织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南通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新区,船舶海工、家纺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202.45亿元,在全省的排名由“十一五”末的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03%、较“十一五”末提升12.63个百分点。
  (三)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切实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科技政策落实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98家、是2010年的3.4倍、居全省第五位。突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总数达926家、居全省第四位;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7.58%,居全省第一位。完善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全市建有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区1个、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0家,科技服务业收入、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均居全省第三位;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3家,居全省第四位;孵化场地面积303万平方米,居全省第五位。全市85%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牵头,90%研发投入源自企业,80%创新人才流向企业,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
  (四)科技创新资源不断集聚
  注重发挥科教优势和开放优势,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建立产学研长效机制,先后与南通大学等省内外15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新型产业研发组织20个,校企联盟总数达709家,建立省级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2个。“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3000项,是“十一五”期间的1.4倍;2015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4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强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积极组织与中科院、上海等地的产学研对接会;开展“江海英才创业周”、“南通籍海外学子家乡行”等人才引进活动,累计引进省“双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538人。深化科技镇长团工作,五年累计引进8批336人次教授博士到全市9个县(市)区、70余个乡镇任职,促进地方与省内外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五)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充分激发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省较早颁布实施《南通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全面部署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率先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有7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区域。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出台《推动全市专利申请量质并举的工作意见》和《专利资助奖励办法》,加大对创新成果申请知识产权的扶持力度,“浮式钻井储油平台总段下水及旋转合拢对接方法”获中国专利金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执法推进工程,建立省级巡回审理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南通家纺城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十二五”期间,南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达20.1万件和12.8万件,是“十一五”期间的2.4倍和3倍、分别居全省第四位和第三位。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66件、较2010年翻了15倍、居全省第六位。
  (六)农业与民生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坚持把科技创新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累计培训人员约1万人次。着力建设省级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探索实行科技超市、科技特派员社会化服务机制,建有省级科技超市分店共10家,便利店20家。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围绕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等省级民生和社会发展领域示范工程,开发应用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


  南通市“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2015年

  预期目标

  2015年

  实绩

  1

  科技进步贡献率(%)

  60

  60.4

  2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亿元)

  180

  157

  3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5

  2.55

  4

  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

  3

  3

  5

  新兴产业销售收入(亿元)

  4000

  4552

  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7800

  6203

  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45

  45.03

  8

  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

  20以上

  0.9

  9

  境外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

  30以上

  52(近三年)

  10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5以上

  15.06

  11

  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个)

  1000

  3982

  12

  每万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

  160

  125

  经过五年的努力,南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较好完成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总的来看,南通科技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部分科技创新指标居全省前四位,仅次于苏州、无锡、南京等市,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前,南通人均GDP超过1.35万美元,正处于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对比创新领先地区,南通科技创新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企业和创投的投入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苏南地区,有效服务创新的社会融资体系亟需完善;人才总量偏低,招才引智的举措还不多,人才综合竞争力全省排名不高,创新创业活力还需要进一步释放;重大技术突破不够,高端设计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多,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科技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各级政府支持创新发展的手段较为匮乏,等等。究其原因,既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也有创新制度和创新体系完善的问题。面对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变化,南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破解发展动力难题。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持续发展和全面融合,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历史性转变。
  二、面临形势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加强部署,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欧盟在整合三大研发计划的基础上,推行“地平线2020”计划;德国集中政府和产业界的力量实施“创新德国”高科技战略,合力推动工业4.0计划。我国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的新赛场,抢占创新先机就是抢占未来发展主动。南通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顺应国际国内创新发展趋势,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十三五”全局的发展赢得新的更大空间。
  积极参与江苏“一中心”和“一基地”建设是南通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南通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衰减,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发展新的引擎。省委、省政府面向“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南通在新的起点上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南通只有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机遇期,围绕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要求,开放整合科技资源,强化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层次和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和主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才能在我省“一中心”和“一基地”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
  主动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南通提升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内在要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相比苏南而言,南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关键是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迫切需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向南通集聚的制度环境。加强与苏南地区创新合作,不仅有利于南通吸纳更多创新创业资源为己所用,更有利于南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释放创新发展的活力。要主动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发展方式上,学习借鉴“新苏南模式”,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在体制机制上,借鉴苏南先行先试的政策举措,破除南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历史性转变。
  紧密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南通集聚创新资源的现实途径。上海市为适应全球科技竞争新趋势,立足国家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于紧邻上海的南通来说,既面临创新资源“虹吸效应”的挑战,也存在高端产业“溢出效应”的机遇。南通必须紧紧围绕自身产业创新需求,强化规划对接、机构对接、功能对接,突出产业链融合、创新链协同和价值链共享,共同构建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特别在资源对接方面,要把承接上海创新资源转移与推动南通产业转型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教育等合作机制,更多运用上海的国际平台,更多分享上海的城市功能,在全球范围吸引高水平创新成果转化和高端制造产业在南通落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供坚强支撑。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在南通交汇叠加的重要战略机遇,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教强市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与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参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紧密对接上海、主动融入苏南,加快打造极具特色的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创新发展新体制,使创新成为南通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强劲的动力,为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提供强劲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注重加强技术、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创新,统筹协调各类创新主体,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的创新支撑。
  2.坚持协同创新。抓住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辐射溢出效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领域深化区域性和国际化合作,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快全球科技成果、人才、资金等向南通集聚。
  3.坚持重点突破。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立足南通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领域,布局一批科技基础工程和重大创新项目,支持企业获取若干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4.坚持深化改革。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专栏:建设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我市优势产业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产业化为重点,通过创新科技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科技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将南通逐步建成沿江沿海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走廊,高新技术产业跨江协同创新和重大科研成果转化的首选城市,长三角较具特色的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成为我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步骤上分“三步走”近期目标:第一步,到2018年,成为江苏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三角主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二步,到2020年,成为江苏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基地,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产业创新发展水平跃升至全省第一方阵;第三步,到2035年左右,我市建立起与上海和苏南产业链优势互补、创新链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创新体系,成为相关产业全球创新的重要源头,建成长三角极具特色的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初步形成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成为江苏“一中心”和“一基地”的重要节点,主要创新指标力争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创新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实现“四个大幅提升”: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中心城区科技创新影响力大幅提升。
  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7%,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8%。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3%;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200人;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保持90%以上。
  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与载体达800个,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园区10家,科技服务业规模达800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70亿元。
  专栏: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构建以中央创新区为核心、科技园区为载体、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全市域创新网络,将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创新要素高度聚集、深度融合,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跻身行业前沿的创新高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之都。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产业技术突破
  积极参与江苏“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南通实施纲要,以产业中高端为主攻方向,围绕“3+3”重点产业全过程部署创新链和服务链,实施一批重大产业科技专项,集成支持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着力打造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专栏:产业技术创新专项 以引导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为目标,精准布局创新链,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创新发展规划、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产业创新中心、一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个产业科技发展基金、一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六个一”架构,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快突破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前沿先导技术、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到2020年,组织实施100项市级以上重点研发项目,突破10项产业关键技术,转化50个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形成3个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链条。
  1.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高端纺织。以高技术化、高端化、多元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依托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太阳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联发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功能性纺织新材料多元复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全力培育特种增强纤维、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纺织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性纺织品技术、化纤仿真技术、天然纤维后整理技术、高性能纤维等纺织新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数字化智能化艺术染整集成技术、多种纤维复合染整技术,提升天然纤维抗皱免烫、纯棉超柔软、舒适性针织物等高档面料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南通纺织产业质量和品牌价值。
  船舶海工。进一步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突破重点技术瓶颈,巩固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的支柱地位。培育壮大优势企业,以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振华重工等骨干企业为支撑,依托南通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南通市海工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移动式离岸发电平台、环保智能化圆筒型深海鱼类养殖平台、海洋风电安装平台、新型钻井平台等海上平台技术,着力研发动力定位系统、电子电控系统、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水下工程装备、海上作业保障装备、海工用吊机等海工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船舶海工装备品牌竞争优势。支持中远川崎、韩通重工等企业,加快突破整体结构或复杂部件的成型和连接、微系统集成的制造与封装、双燃料动力系统、船舶抗冰和防冻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船用推进器、发电机组、齿轮箱、舵机、全自动码头及港口设备、船用导航、自动控制等关键设备和技术。到2020年,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2800亿元,年均增幅10%左右,建成世界一流的船舶海工创新基地。
  电子信息。加快产业研发平台建设,依托中天科技、富士通微电子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与中科院上海微电子研究所合作,提高设计、研发等高端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高效能、低成本智能终端机芯片、下一代互联网设备、高端网络服务器和安全设备、智能家居、智慧家电、车载终端设备、新型显示设备、全闪存阵列等技术,打造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以及整机制造等下游配套产业和多晶硅等材料研发上游领域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快软件产业发展,以定制化、专业化、分散化的众包和专业化分包为发展方向,依托南通软件园、海安软件园、如皋软件园、开发区软件园等省级软件园,重点建设南通中小企业IT外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通市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基础软件、工业嵌入式软件、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外包企业发展壮大,推动自主开源操作系统、中间件、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推动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深入实施“互联网+”南通行动计划,依托陆建华院士团队,加快推进南通先进通信研究院建设,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强化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集成创新,支持企业重点突破资源管理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并行计算技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系统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核心技术。加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积极打造以传感器与传感节点、射频识别设备、物联网芯片、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到2020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3200亿元,年均增幅12%左右,建设全省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轻工食品。进一步突出造纸业、电动工具、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行业,瞄准关键环节实施技术改造,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工艺,促进产业链整体升级,进一步强化南通轻工制造基础,提升产品性能质量。按照“惠民为根本、工艺为先导、技术为支撑、装备为保障”的思路,支持南通味之源、常海食品添加剂、大富豪酿酒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重点开发水产品深加工、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和生物酿造等技术,为食品加工业向绿色安全与现代化方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石油化工。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加强“高精细”产品研发,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力推动石化产品结构优化,以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发展方向,加强与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深化在石油钻井、化工基础原料、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成果对接和协同创新,着力建设绿色工厂,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循环的绿色生产体系。重点支持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推进乙烯下游功能性特色化工新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到2020年,石油化工产业实现产值4000亿元,年均增幅达12%左右。
  新型电力装备。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超临界火电、大型核电机组配套设备制造水平,加快研发特高压大容量交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加强新型中高压变压器等配电设备技术研究,重点研发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和关键产品,以及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和柔性输变电设备。到2020年,电力装备产业产值达1500亿元左右,自主化率达到70%,输变电成套装备全面满足市内电网建设需要,输变电成套装备100%实现智能化,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达到85%。
  2.引领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智能装备。坚持集群化发展思路,加快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以总装及核心零部件为重点,以整机组装带动通用基础性零部件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本地化,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支持振康机械、江海机床等骨干企业做优做强,依托海门机器人产业园、海安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机床、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形成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推进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以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为方向,进一步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深化在清洁机器人、海绵切割机等优势领域的成果对接和协同创新,突破机器人本体、高精密减速器、高档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领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线,以中远川崎国家船舶制造智能车间试点示范项目为带动,加快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加快推广运用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动汽车、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提高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力争到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2100亿元,年均增幅15%左右,全市累计新增工业机器人1万台,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新材料。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以甬金金属、中兴能源装备、海安远东新材料、申华公司、台橡公司、星辰材料、九鼎新材料等企业为龙头,依托江苏省粉末冶金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球墨铸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特种尼龙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铁材料、不锈钢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膜材料、石墨烯材料、玻纤等新型合成材料等,开发聚乳酸、聚丙烯纤维、聚丁二烯橡胶等合成材料项目,努力拓展先进半导体制造材料、光纤预制棒等电子材料,到2020年,新材料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幅16%左右。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以安全、绿色、智能为核心,以电动化、清洁化、轻量化、网联化为目标,实现风电、光伏、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产业化,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风电装备:重点发展大容量海上风电整机及碳纤维风机叶片、关键铸件、大型塔架、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风电产品,发展低风速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集中监控和智慧风场及风电控制设备,依托智能电网完善风电并网技术,搭建风电公共检测试验平台,开展新型测风技术、海上工程技术、智能风电场技术研究。光伏:巩固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制造能力,积极研究新一代光伏核心技术及产品,突破集中监控、微电网、光伏储能等光伏发电应用、并网技术,发展以光伏为能源的电源模块、电气设备、穿戴设备等终端应用产品以及光伏电站等管理系统等,不断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成能力。核电装备:支持神通阀门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积极开发核电领域应用阀门产品,实现核电高端特种阀门国产化。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多元化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石墨烯电池、电池隔膜、电机控制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整车集成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到2020年,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实现1900亿元,年均增幅15%左右。
  航空航天。紧紧抓住市政府与中航工业签订战略协议的契机,以航空航天高端研发和先进制造为主轴,增强航空航天装备产业辐射与带动作用。以华夏航空工程、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等企业为重点,加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依托通州湾新区、苏通园区和空港产业园,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支线客机研制及产业化,重点研制中小型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等整装制造和飞机维修改装,大力发展航空小型发动机、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机场设施等配套产品等,着力突破新型航空材料、先进涡桨(轴)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北斗导航等技术,积极参与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研制。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中小型飞机整机制造技术的新突破,初步形成航空产业链。
  生物医药。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制造,推进南通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产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领航干细胞、百奥迈科生物、秋之友、希迪制药、联亚制药、默克制药等生物科技企业,推广干细胞、小核酸等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利用,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加快蛋白药物分离纯化介质技术、酶法合成医学产品及中间体技术、生物提取药物及中间体产品升级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一批抗肿瘤、抗肝病、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以及治疗感染的抗生素药物,以及抗肿瘤抗体、抗肿瘤蛋白、基因工程胰岛素、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加快海洋药物与医用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海洋药物及保健品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抗艾滋病、衰老以及人工再造组织等方面的产业化进程。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产值600亿左右。
  生物材料。以产业化为方向,支持南通大学建设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依托顾晓松院士团队,加快神经再生、修复等生物材料领域的研发。重点发展高抗凝血材料、生物活性陶瓷及玻璃、钛和钛合金、生物黏合剂、可吸收性生物材料、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等新型产品,打造高端生物材料领域项目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孵化平台,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和影响,加速形成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和孵化基地,培育形成国际一流的生物材料产业链。
  节能环保。围绕设备总装为主、工程总包与装备配套结合,着力培育热交换产业、节能型风机、环保装备等特色节能环保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加快节能锅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发展钢铁冶炼、火力发电、新型干法水泥、余热回收、煤气回收及核电等大型风机,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处理等成套设备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力争到“十三五”末,培育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区域品牌特色的节能环保企业,实现产值950亿元。
  现代建筑。以提高住宅质量、发展绿色智慧建筑、优化住宅产业结构为目标,充分发挥南通建筑产业优势,推进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成品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形成设计、建造、运维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依托江亿、欧进萍、李德仁三位院士团队,发展建筑楼宇智能终端和集成,推动智慧建筑产业化发展。支持中南建设、如云科技、达海智能系统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依托南通智慧建筑产业研究院,聚焦建筑信息化、智慧化领域的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开发楼宇智能控制系统、建筑能耗监控、超高层摩天大楼施工、测量关键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施工全过程BIM信息化等技术,吸引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优秀技术和智力资源落户南通,着力提升南通建筑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推进其它产业创新发展
  现代农业。围绕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发挥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加强种质资源挖掘利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设施农业新技术、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高技术创新,重点支持优质抗病食味水稻、优质抗病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抗病玉米、地方特色草食动物新品种(系)选育,构建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应用,优先推广应用农产品溯源信息化,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精准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优质商品粮和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茧丝绸生产及研发基地,建成一批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形成5个现代农业集聚区域,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力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开发海洋食品、海洋医药和海洋生物制品,推进海洋食品产业化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深入开展“科技强农”系列送科技下乡活动,动员更多科技人员下基层、下农村、下企业开展服务。加快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按照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示范店标准提升建设科技服务超市分店及所属便利店。到2020年,科技特派员总数达1200人,建立科技超市店面100家。
  民生科技。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在民生与社会事业重大工程、公共安全、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应用为导向,以集成应用为重点,组织实施科技惠民计划,加快社会发展领域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显著提升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质量及生活品质,让百姓更多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大力发展“互联网+”民生,深化国家智慧城市和中欧智慧城市试点,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事务、公共服务、百姓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支持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积极发展区域化线上线下结合,为百姓提供便捷实惠的服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人为本、智慧感知、融合创新的智慧南通。坚持科技引导、改革创新和实验示范,加快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支持“国家级(如皋)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
  科技服务业。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发展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着力提升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业态发展水平,积极培育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主城区、高新区等优势科教资源,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集聚一批科技服务骨干机构,加快建设江苏省家纺科技服务业示范区和市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构建贯通产业上下游的科技服务链,拓展服务功能,打造服务品牌,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省级以上高新区建设科技服务特色基地,发展特色科技服务业。主动对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吸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在南通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科技服务合作。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业骨干机构,引导骨干服务机构集聚优质资源,向规模集团化、服务专业化、功能体系化发展,打造一批连锁型、平台型科技服务集团和企业。
  (二)全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政策措施,切实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科技政策落实到企业,构建以高新企业为主的创新型企业梯队,重点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100家国内行业骨干创新型企业和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加强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强化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培训,组织财税、法律、评估、咨询、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服务等中介机构开展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对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但未获得认定的,安排专门经费用于辅导认定。加强政策落实,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申报积极性。孵化器培育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孵化器予以奖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遴选规模大、带动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按“一企一策”方式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骨干企业集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专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 进一步创新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分类施策的工作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引领带动全市企业向创新创造转变,全面提升南通企业质态。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
  2.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坚持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重点、市级为基础,全面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重点支持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持续增加创新投入,着力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水平和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企业研发机构,联合承担国家科技专项、重点研发、省科技成果转化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技术标准,促进企业逐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外以收并购或直接投资等方式设立研发机构,直接利用境外高端人才、先进科研条件和研发资源在境外开展研发活动。
  专栏: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程 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形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开放竞争、富有活力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1.3%,外资研发机构达20家。
  3.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培育计划,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的科技中小企业抚育体系,完善创业孵化、人才培训、质量检测、工业设计、信息网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企业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促进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持续涌现。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专项,资助初创期企业和成长期企业技术研发,促进其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上市企业,进一步集中科技资源,集成各类科技计划,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等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关键成长期的支持力度,分类指导,分类扶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券、“通创币”补助制度,补助中小微企业向政府公布的创新服务机构购买创新服务。到2020年,孵化科技型创业企业2000家,培育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
  4.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核心,全面推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同创新。围绕我市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培育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规模集聚显著、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服务链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密集区。推动驻南通的高校将学科建设与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南通先进通信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协同攻关和早期研发,对企业支付的合作经费给予补助。
  专栏: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 进一步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深化在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海工平台及船舶等优势领域的成果对接和协同创新,加大对南通高新区海洋工程装备、海安县功能新材料等省级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与上海国家级技术转移交易平台以及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的合作交流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积极承接上海和苏南的制造业转移,提高相关产业领域的配套能力。到2020年,全市引进高层次科研院所20家,建设外资研发机构20家。“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5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200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5.加快企业创新国际化步伐。支持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在境外以直接投资、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对接上海各类国际合作组织和活动,大力吸引上海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在南通设立研发、设计等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推动与国(境)外开展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国(境)外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产业技术转移园区,吸引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科技研发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发展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基地,实现基地、项目、人才的聚集,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学习和吸收能力。支持外资研发机构与企业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人才培养和合作研发,参与国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和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活动。鼓励外资研发机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果进入技术交易平台等技术市场交易。
  专栏: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加强与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的科技合作,实施跨国产业研发专项计划,每年组织一批面向市场的高技术转化及应用项目,并推动各方在共建创新载体、加强创业风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建设高水平国际成果转化基地,加快中奥苏通生态园、中意海安生态园等特色产业国际合作基地(园区)建设,争创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三)着力打造创新型科技园区
  充分发挥南通国家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明确各类科技园区新的发展定位,统筹推进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科技产业园等各类科技园区建设,努力打造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先行区、引领区、示范区,成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的主阵地。
  1.大力推进南通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按照“争当国内一流高新区、打造国家级高新区样板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南通国家高新区建设步伐,围绕“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推动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重大创新项目向园区集聚,支持建设一批引领发展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大产学研合作平台,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战略高地、新兴产业核心载体、转型升级重要引擎、创新驱动先行区域。着力打造创新核心区,完善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等功能平台体系,打造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使其成为引领高新区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高新区发展体制机制,按照创新型园区建设要求,建立健全以创新绩效为主的高新区评价体系,引导和推动高新区加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推动南通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创新型园区转型,把创新能力、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引导国家级经开区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充分利用苏南地区和上海的科教人才优势和开发开放优势,加强与上海科创中心、苏南科创园区合作,通过挂钩支持、共建分园等方式,实现空间拓展、合作共赢。
  专栏:南通国家高新区争先进位建设工程 立足“高”、突出“新”,推动南通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加速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在发展导向、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深化改革,充分释放高新区发展活力,大幅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引领发展能力,为建设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南通国家高新区将打造智能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电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五大百亿级产业板块,新兴产业产值、高新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超70%、6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新增创新创业人才1000人,对南通市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进入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前40强,创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2.加快省级高新区高水平发展。根据各地实际和发展基础,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个省级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做强做大特色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成为各地创新发展的引领区。加快建设特色产业成果转化基地,主动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与上海和苏南的跨江科技合作,布局建设一批与之相配套的研发实验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到2020年,实现县(市)、区与上海、苏南共建合作园区(基地)全覆盖。支持如皋高新区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江苏省如皋软件园),加快形成南通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聚集区。支持海安高新区加快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加快国家级海安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磁性材料)建设,着力打造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港闸高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船舶修造及配套、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建成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支持如东、启东、海门、崇川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大力培育高新技术种子产业和科技企业,进一步凝练产业发展特色和重点,加强省级高新区创建推进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增省级高新区4家。优化省级高新区建设布局,推进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3.提升科技产业园创新能力。坚持“一区一特色、一园一专业”的发展方向,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突出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特色鲜明的要求,推进各类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以中央创新区为核心,大力推进南通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不断提升南通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加快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进一步强化家纺产业园、空港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的功能布局,围绕特色产业和专业技术领域引进和布局一批国家一流研发机构,全面配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三个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强高校资源与科技园区的合作,加快提升南通高新区科技新城、创源科技园、通州湾科教城、如东科技城、如皋软件园、启东创新型经济园、海门生物医药科创园、天安数码城、崇川“三创”园区、能达科创园等科技园区的建设水平。加快建设50个新兴产业高度聚集、专业特色鲜明、产业创新能力强的集聚区,重点支持启东和海门生物医药、海门高端输变电装备、如东高分子材料、如皋液压装备、海安电梯设备、通州电子元器件、南通家纺创意设计、崇川微电子和节能环保装备、港闸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配套、开发区现代光电通信等科技产业园和南通国际软件园建设,使之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重要基地,到2020年,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达到9个。加快建设特色产业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开展与上海和苏南的跨江科技合作,布局建设一批与之相配套的研发实验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南通产业特色创新基地的建设,主动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实现县(市)、区与上海、苏南共建合作园区(基地)全覆盖。
  专栏:中央创新区 在新城区东部,规划建设17平方公里的中央创新区。按照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建设思路,通过集聚科技和人才资源,构建集研发、创意、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科技创新服务等为一体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服务体系,将中央创新区建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功能,医疗、教育、文化、会展、休闲、商业等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创新特区”,长三角北翼江海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国际知名的长三角医学、疗养和康复中心,服务长三角北翼和上海都市圈的国际教育名城,长三角时尚休闲游憩中心,花园城市示范区。
  (四)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深入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发展体系,更好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建设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到2020年,新增“双创人才”300人,建立20个左右的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人。
  1.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深入推进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引进并重点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以人才结构升级引领产业结构转型。主动承接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人才转移。积极发挥南通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加大对周边地区创新人才的政策辐射力和集聚力,努力发挥各类园区及创新载体招才引智优势,聚焦南通主导优势产业,差异化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打造长三角北翼创新人才高地。优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国专家,重点在北美、欧洲以及上海、北京、深圳等科教和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建立20个招才引智基地,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大学生等各类青年创业者、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海归创业者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集聚众创人才。健全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在资金保障、住房购置、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
  2.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选拔培养各类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优秀专业技术骨干,提升本土人才开发整体水平。推动驻南通高校院所围绕重点产业,按照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开办创新创业专门课程,为重点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进一步加强对本土科技型企业家的培育和培训,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发展理念,推动企业走以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发展路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强企业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覆盖广泛、数量充足、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创新人才队伍。
  3.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支持机制,实行分类管理考核,建立健全与市场聘用机制接轨的科技人员薪酬和岗位制度。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优秀科研人员,弱化中短期目标考核,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更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用优化制度供给的“加法”换取创新创业的“乘法”。支持国有企业提高研发团队及重要贡献人员分享科技成果转化或转让收益比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前提下,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允许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离岗期间,保留人事关系、职称,工龄连续计算,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等方面的权利。鼓励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高校院所兼职。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创新培训交流,实行更加灵活便利的出国审批制度。强化对青年人才创业支持,探索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五)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产业创新需求部署创新载体与平台,加快推进众创空间、新型研发组织、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形成创新要素活跃、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成效显著的创新服务高地。
  1.加快发展新型孵化器。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南通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创新南通”创业服务平台,有效集成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促进创新创意与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有效对接,建立“平台+服务+资本”的创新创业模式。加快完善现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的服务功能,打造形成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支持鼓励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众创空间,充分利用闲置工业厂房、商务科研楼宇、仓库等载体,突出线上服务平台、线下孵化载体、创业辅导体系以及技术与资本支撑等四大要素整合,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星创天地、创业工厂、创投+孵化等新型孵化模式;支持发展互联网创业平台;力争每年促成500个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风投创投,增加发明专利50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扶持20家科技中小微企业上“新三板”,使“创新南通”成为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链式综合服务平台。“十三五”期间,建设创业服务平台50个以上、众创空间1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创客、极客等创新创业人才3万人。
  2.积极建设新型产业研发组织。高水平建设南通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实行一院两制、项目经理、合同科研、股权激励等市场化机制,创新管理运行模式,积极引导集聚高校、科研院所和海内外高层人才三类创新资源,组织实施一批产业技术集成创新项目,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积极探索从“科学”到“技术”的“南通模式”。积极对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和培育专业性研究所,支持引进高层次大院大所建设。着力提升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南通光电中心、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南通智慧建筑研究院等发展水平,争取使南通更多科研机构成为省产研院专业所。围绕南通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按照“研究机构、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加快建设一批专业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争取实现八大新兴产业和六大优势产业全覆盖。到“十三五”末,全市引进高层次科研院所20家,建设外资研发机构20家。
  3.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各类开放、共享的创新服务平台。实施科技平台“十百千”工程,建设研发服务平台,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升级,新建、整合和提升一批研发设计、分析测试、试验验证等面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服务平台,重点建设“创新南通云服务平台”、南通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等,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放实验设备和研发工具,为企业创新提供专业化研发服务。健全科技咨询平台,建设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创业服务中心、市情报研究所为骨干的技术咨询服务平台,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完善技术转移平台,强化各类成果转化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的服务功能,加强与国内外重点技术交易机构的联系,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的社会化运作能力,形成机制灵活、行为规范、特色鲜明的技术交易网络。到2020年,建成10家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0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00家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研发平台。
  (六)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积极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1.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优化知识产权创造相关引导政策和考核指标,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领域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拥有发明专利、PCT专利、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核心知识产权的比重。推进知识产权五大重大工程建设,组建5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在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维持年限长的核心专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以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外向型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制订和实施专利、商标、品牌“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推动企业贯彻实施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到2020年,全市8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4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有发明专利申请。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制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企业、集聚区。支持企业通过专利国际申请、商标国际注册、跨国兼并、品牌收购、品牌推广等方式,不断增加企业国际知识产权数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产品和企业。到2020年,全市培育专利密集型产业集群50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0家,PCT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000件,打造拥有组合专利布局、较强专利护航能力和高附加值的“杀手锏”产品1000个。
  2.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建立健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政策体系,加大重大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扶持力度,吸引国内外应用前景广、市场价值大的知识产权成果在南通实施转化。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交易机制,创新交易模式。扶持社会资本设立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开发、转移转化、交易投资等业务,促进知识产权商用化运营。推动驻南通高校院所建立独立运行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开展发明披露审查、价值评估、质量管控、许可转让等工作,推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支持企业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共同运用知识产权成果,形成合理的技术价值分配机制和成果转化的群体优势。鼓励企业完善职务发明奖励和报酬制度,采取知识产权入股、股权期权奖励、岗位分红、利润提成等方式,激发研发人员转化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统筹南通知识产权资源,推动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和共享,满足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
  3.增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资源建设,推动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完善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司法资源配置,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机制,营造方便、快捷的知识产权司法环境。建立健全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案件移送制度。加快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推行知识产权执法信息公开,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档案,将假冒专利、假冒商标、侵权盗版等信息纳入企业或个人征信系统。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以侵权案件高发地、制造业集中地、专业市场、互联网等为重点开展执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加强知识产权维权工作,充分发挥中国(南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作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技术鉴定、专家顾问制度,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海外预警机制,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海外市场目标地、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预警研究与分析,指导企业、特别是跨国经营企业掌握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有效防范国际知识产权风险。
  (七)健全完善适应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坚持以深化改革促进科技创新,让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充分活跃起来,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提升创新效率。
  1.支持海安省级改革试点先行先试。推进海安县作为省级试点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在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打造人才高地、强化各领域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化领导体制、行政体制、工作推进机制、组织人事制度、财政体制改革。支持海安加快高新区建设,积极开展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改革,保障重大创新项目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促进科教、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本向园区集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积极探索践行具有苏中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到2020年,基本形成向科技要增长、向创新要绩效、向市场要活力的发展新模式,成为苏中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积极开展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试点,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在全市创新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创新型乡镇发展水平,支持乡镇建设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开展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壮大创新型龙头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深化财政科技资金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优化创新环境、提供创新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稳基础、强前瞻、重转化”的原则,系统推进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探索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加快建立市级科技项目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健全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的体制。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和差别化支持机制,对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创新性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考核导向,对产业技术研发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评价导向,对公益性科研项目强化需求和应用导向。建立健全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加大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改革,将部分资金切块到区管理,加大资本化有偿使用力度。健全审计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多层次监督体系,对财政科技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形成全过程、多方位、立体化的监管机制。
  3.促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加大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力度,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投资保障和风险补助等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吸引境内外股权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在我市开展创业投资业务,努力形成政府资本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积极培育科技企业上市,集成各类科技计划,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加快上市。持续推进“苏科贷”工作,扩大“江风海韵”中小企业集合信贷规模,进一步完善“投贷保”合作联动机制。建立区域性科技金融管理服务中心。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试点。鼓励各类银行在我市开展科技支行试点工作,加快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保险分公司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探索建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新金融体制机制,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和融资成本。促进互联网与科技金融的融合创新,鼓励各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设面向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具备信息发布、网上投融资交易对接等功能的科技金融信息平台,畅通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信息通道。到2020年,全市科技信贷机构达到20家,天使投资与创业投资资金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服务企业超千家,贷款规模超过百亿元。
  4.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科技人员的创新成果与收入挂钩,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可通过技术股权收益、期权确定、在资本市场上的变现等方式获得合理回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业积极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其持有的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经单位重大事项决策程序通过后,可自主决定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转移转化活动,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不再审批或备案。建立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探索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推动南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和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制度,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通过在本单位设立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等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赴外科技合作、科技招商等招才引智团组参照招商引资审批方式进行审批。
  五、规划的实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领导
  强化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凝聚全市上下各方智慧和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市科技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本规划,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加大全市科技创新推进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创新摆上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制定落实政策措施,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科技创新规划有力有序有效实施。坚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科技创新工作,完善县(市)、区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快健全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明确目标要求,谋划思路举措,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建立以科技为导向、高新技术项目为重点的招商机制,面向国家级高新区、研究机构、孵化器、加速器,招引优质科技项目。
  (二)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加大财政科技资金资本化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和强化多元化的创新投入机制,持续稳定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形成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通过优化整合、加大投入,集成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载体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发展。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抓住国家、省科技体制改革机遇,积极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提升全市技术创新水平。
  (三)强化科技政策落实
  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出台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知识产权创造等政策措施,加强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衔接配套,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关于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借鉴推广中关村6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健全政策落实协商机制,着力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切实做到应减则减、应免尽免,力争科技税收减免额五年“翻一番”。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在全市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文化和社会氛围。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全面增强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大力宣传优秀创新创业典型,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使南通真正成为创新创业创优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