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剑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南通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概念验证中心是对早期科技成果实施技术和市场化、产业化可行性评估论证的科研开发实体。主要功能包括面向社会提供原理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概念验证服务。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供给端、需求端及服务端均存在诸多“堵点”,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概念验证中心是重要的突破点。
一、我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发展现状
当前,我市已启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并同步规划支持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相关支持政策已于2023年8月出台实施细则,政策明确:对列入备案管理的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按照上年度非关联性服务收入的3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予以支持。对技术需求方提出的概念验证和中试申请,每个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非关联性费用的20%予以支持,单个依托主体最高不超过50万元。
2023年11月,省科技厅出台《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并开展省概念验证中心申报,我市首次推荐申报了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北生星创概念验证中心、先进纤维材料与应用概念验证中心3家。在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我市于2024年5月出台《南通市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工作指引》,工作指引将概念验证中心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型,可围绕多个学科或产业领域开展概念验证服务,以高校院所牵头建设为主;另一类是专业型,重点聚焦1-2个学科或产业领域开展概念验证服务,以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牵头建设为主。两类均对制度建设、运营团队、专家团队和专项经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支持的概念验证项目提出了具体条件,如拥有能够说明其原理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或论文、专著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支持项目已在南通市内注册成立新公司等。我市于6月组织开展申报备案工作,当前正积极推进该项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建设。按照“先备案、后支持”的思路,支持并指导板块和相关高校院所结合产业实际和学科优势,在深化建设现有传统产业概念验证中心的基础上,聚焦未来空天、未来海洋、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方向增设概念验证板块或新布局建设验证中心,备案试点一批,理清概念验证的内涵逻辑、运行机理等。推动市概念验证中心与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南通科技大市场等贯通衔接,形成主攻方向明确、功能互补错位、配套衔接有序的概念验证和成果转化体系。
(二)健全完善概念验证服务体系。聚焦概念验证需求,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等建立多渠道、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落实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兼职)创业创新有关政策,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攻关、前瞻性技术创新专项。探索将概念验证、对接撮合、中试熟化等专业内容纳入技术经纪人培养体系,拓宽职业发展视野。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对概念验证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早期阶段的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加大科技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围绕“概念验证、先用后转、企业研发失败”等方面,探索创新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保险产品。
(三)加大概念验证政策支持力度。对概念验证中心验证的科技成果和项目,符合条件的纳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体系。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布局建设综合型、专业型概念验证中心,为行业领域提供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工艺验证、中试熟化等服务,符合条件的纳入市级企业研发机构等支持范围。依托“省技术市场南通分中心”“南通市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应用场景,深化科研基础设施和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概念验证中心运行提供数据支撑。总结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做法经验,支持更多产业集聚的地方增加应用场景供给,助推更多验证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