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指出的“创新驱动力不足,要素集聚整合不够”、“创新主体能级不够,带动作用不突出”、“资金支撑作用不强,转化机制不畅通”三个方面问题,正是我们当前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您提出的三条建议,更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强化科创项目招引。聚焦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招引“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四有型”科技创新型企业。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引科创项目791个,达到序时进度的66%,大大充盈了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头供给。
二是优化科技企业培育。持续优化“泛科技型企业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小升高’培育企业库—高新技术企业库—重点科创企业培育库”五级梯次培育库,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创新水平提升,形成适合各类科技企业发展的创新生态。正积极组织本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企申报,预计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过5500家、高企总数超过4300家,均达历史新高。今年新申报省级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1家、瞪羚企业118家,申报总数创历史新高,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钰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24年度中国独角兽企业,成为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是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揭榜挂帅”攻坚计划,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三批次发榜项目40个,部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联发纺织攻关项目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铁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尺寸YAG透明陶瓷项目获得江苏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专题赛第一名,中天射频的面向海域宽带通信的5G活动基站及室分覆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等,不断提升我市重点产业创新能级。
四是推进平台载体建设。紧紧围绕海洋强省战略,加快海洋产业技术支撑,积极推动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江苏省船舶海工创新中心等面向海洋产业的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项目引育、人才招引,助力我市建设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重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长三角光电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实质性运营,全方位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为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五是落实科技金融政策。今年以来,正式施行《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的若干政策措施》,各相关单位和金融机构按照年度任务清单积极推进。与人行共同推动的“科创积分”贷工作已成功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297笔积分贷,规模24.22亿元;新修订《南通市“苏科贷”企业库动态管理细则》,“苏科贷”、“通科贷”政策受惠面大幅提升;《“拨—投—股”方式支持重大科创项目实施细则(试行)》正式印发,将采取全新的科创金融股权支持方式,助力具有重大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通落地转化。加大金融助企力度,先后开展了“科技金融进国赛优秀企业”南通行、“金融惠科技 贷动好未来”科技金融对接、产业链走访对接服务等活动,20多家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参加,帮助32家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共计3.6亿元。
六是发挥基金赋能作用。始终践行基金赋能发展理念,引导激励政府投资基金加大“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力度,不断加快构建创新驱动、项目支撑、集群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产业投资母基金设立的二级基金中,投向中早期人才、科技项目的创业投资基金占比高达60%。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市政府投资基金与各类资本合作设立二级基金共36支、基金总认缴规模224.7亿元,总实缴规模157.6亿元,资金放大倍数达3.2倍。基金投资支持本土优质项目170个、累计投资金额58.4亿元,积极引进了越亚半导体、银河航天等57个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南通,项目计划总投资156.1亿元。此外,目前我市共计备案私募基金388只,私募基金总注册规模1476.32亿元,其中创业投资基金164只、早期投资基金11只,汇总占比45%,为我市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引来源源活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不断把我市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借此机会感谢您对我们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多指导科技工作。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