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南通市科技局在南通振康举行智能装备企业交流合作推进会,南通市科技局局长李吉平、副局长林伟出席会议,海门市副市长江永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南通市智能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和南通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的成员单位金通灵、国盛智科、南通振康等52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南通振康介绍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情况。近年来,南通振康在公司董事长汤子康带领下,瞄准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RV减速器”这一关键“卡脖子”技术,坚持研发不断线,5年累计投资1.26亿元,先后攻克RV精密减速器的设计、加工、装配等一系列工程化技术难题实现批量生产,打破了该产品被进口品牌垄断的局面,并促使进口同类产品累计降价50%;目前,南通振康已实现从核心零部件生产向工业机器人整机生产、建筑机器人开发以及机器人普及应用的转型,高精度弧焊机机器人的个性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江苏中联风能机械公司、南通克莱克空气处理设备公司介绍了南通振康机器人在本公司智能改造上的应用情况。通过“机器换人”,在生产线上使用南通振康机器人,既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又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工艺水平,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与会人员参观了南通振康展厅、智能制造车间等,金通灵董事长季伟、国盛智科董事长潘卫国、南通振康董事长汤子康在会上先后对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开展活动、企业创新等进行了交流。通过听、看、互动交流,与会人员对南通振康十年磨一剑,锲而不舍打造民族品牌的“工匠精神”赞不绝口。
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情况。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根据南通市委、市政府推进“3+3+N”产业的决策部署,依托全市智能装备企业,突出创新、合作、交流,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在产业发展上,1~5月,全市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735.2亿元,同比增长10.6%,高于规模工业1.3个百分点;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18%,产值和利润增幅均列“3+3”产业第二。上半年,全市新开工智能装备重大项目98个,计划投入396亿元。其中,超5亿元重大项目28个、计划投资320亿元;入选市“双百”重大项目18个,入选数位居“3+3+N”产业首位,18个项目计划投资206.9亿元。
在技术突破上,跃通数控牵头的“面向定制式木工家具制造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示范线”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立项,中央财政资助1385万元,全国仅50项,海安首个;南通振康参与了“复杂曲面壁板结构搅拌摩擦焊机器人技术及系统”研制的重点课题。在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上,3家企业进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公示,2家企业申报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进入现场考察。
在特色园区上,各板块围绕自身产业特色,打造园区品牌。其中,海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入驻多家研究院和60多家企业,初步形成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自动化及关键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海门围绕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出台了7个方面21条优惠政策,突出重大项目招引和招才引智,以南通振康为龙头,集聚了臣昊伺服电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正余机器人特色小镇,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地标。
在企业集群上,今年全市列统智能装备企业692家,比上年增长13.8%。上半年,力威机械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船舶与海洋技术——海船用锚链轮》获批发布。万达特种轴承入选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鹏飞集团、神通阀门入选2018年度江苏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南通振康荣获第五届恰佩克“2018年技术创新奖”;4月份第16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国盛智科荣登2018年度机床工具行业经济效益十佳光荣榜。目前,全市智能装备产业拥有5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28家上市企业、376家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五轴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数控包装机械、装备核心部件制造等门类创新企业集群。
在对接交流上,上半年,成功举办成都高校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东南大学智能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洽谈会,在海安举办了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交流会,组织企业参加“2019中国(江苏)-韩国智能制造创新合作论坛暨项目对接交流会”等活动。召开智能装备企业家座谈会、工业机器人产业调研座谈会等,研讨创新发展,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新增成员企业100多家。通过推送《产业科技情报》(智能装备专刊)6期,为企业相互交流、开展合作,提供了便利。
会议明确,在目前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单个企业的单一产品及业务应用等很难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成立联盟,主要是通过活动,把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推动上下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重点以活动为平台,推动联盟企业加强联系对接,在联合攻关、市场、成本、投资、产业配套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为企业自身发展、为南通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