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波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一直是我们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工作过程中思考和不断改进的方向。为推动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我局主动作为,整合资源,形成梯队成长机制,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进步快速发展提供支撑。主要通过以下六条措施推进:
一是突出产才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型企业人才保障。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聚焦重点产业引才。充分发挥沪通科技合作作用,在南通及所辖各县(市、区)建立了30家驻沪招才引智工作站,编织起覆盖在沪高校院所、投资机构、人力中介、知名孵化器加速器4个层面的引才网络。先后举办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专场推介活动113场,推动上海350多个人才创新团队与南通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集聚产业高端人才,今年推动市人才新政3.0版,进一步拓展“江海英才”计划。目前,全市拥有高层次人才11.6万人,海外归国人才突破4000人,累计入选省“双创人才”604人、双创团队40个,连续6年入选省双创人才项目全省第二。
二是加大招引力度,扩充科技创新型企业储备库。今年我市上下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坚持把科创项目招引作为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大盘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上半年,通过专家评审、“推磨式”现场考察等,全市共认定招引科创项目362个,其中制造业高企迁入2家,超过序时进度。这些项目均为科技含量高、人才团队突出、成长性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75%;在未来2-3年,这些企业将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有助于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有力推动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三是构建成长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是项系统工程,针对初创期、成长期等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实行“泛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创型企业—上市企业的多层次梯队培育机制,实行“一企一表”,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服务。今年以来,已有3200多家企业通过国家火炬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预计有2600多家企业申报高企,全市高企数量有望达2700家。牵头修订《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标准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更新;上半年组织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申报,共新认定185家企业入库,其中雏鹰企业93家、瞪羚企业77家、独角兽企业15家,企业总数比上年度增长近三分之一,再创新高。预计到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将达到500家。
四是实施揭榜挂帅机制,鼓励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全省率先出台“揭榜挂帅”实施办法,通过“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方式,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潜能,高效破解产业技术难题。同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新机制,市县每年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专项资金池,打破原有的市县“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自实施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力被充分调动,前后两批共115家企业提出核心技术攻关需求,计划总投入超过6亿元。发榜22个项目总金额超1.2亿元,财政资金池共支持8230万元,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船舶海工等技术领域,均为产业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目前,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已帮助联合发榜企业聚集专家人才161人,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开展系列研发攻关,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五是加强知识产权布局,积极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聚焦16条优势产业链,深入推进“旗舰领航”行动,优选100家领跑者、200家攀登者企业,提供战略评估,出具导航报告,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实施“指南针”计划,成立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上市、拟上市企业、拟“走出去”企业等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通过打造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平台,面向智能制造装备和现代纺织产业领域提供专利预审服务,平均授权周期缩短85%,截至目前累计备案企业4715家,月均业务量居全国前列,获全国首批专利权评价报告预审试点授权。
六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活力。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深化创新改革,统筹协调好各区域产业培育、政策制定、平台建设,形成错位发展、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着力构建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生态。强化科技政策辅导。常态化进行“科创30条”宣传和关键阶段宣传相结合,制作“科创30条”图解与视频讲解,深入浅出宣传科技创新政策。发挥“创新南通”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全过程服务,扩大政策覆盖面,提升政策知晓度。实施创新生态“萤光涌现”计划。围绕创新实施全面改革,以“揭榜挂帅”方式发榜66个创新试点项目,在管理体制、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金融创新、人才引培、开放创新等方面探索并复制推广一批创新试点项目,推动市级部门、县(市、区)、园区联合在科创带开展项目试点,打造区域改革创新样板。积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结合走访调研、挂钩帮扶等工作,落实科技金融政策,助企纾困,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走出困境。联合南通银保监分局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鑫行动”和“银企对接专项行动”,首批解决了36家企业融资需求。上半年,全市“通科贷”服务企业299家,贷款400笔,贷款总额20.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有力助力企业发展。
借此机会感谢您对我们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多指导科技工作。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