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勇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的建议”已收悉,衷心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企业创新评价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符合实际,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经专题研讨并与相关部门、3家试点高新区沟通,现予答复如下。
一、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基础与成效
2021年3月,南通市政府发布《南通市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积分评估工作规则(试行)》,11月上线“南通市科技创新活力积分管理信息平台”,设计了积分规则,录入了2021年度至2023年度三年的积分,并按年度对全市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积分进行排名。我市“企业创新积分制”的特点为实施“奖励积分+评价积分”的“双积分”管理机制。奖励积分与企业获得各级财政资金相对应(一万元兑换一积分),可反映各部门各地资金投入强度和配置情况;按照“分类量化、逐项积分、统一标准”的原则,给企业科学赋予评价积分,并作为企业创新活力的判断依据,评价积分有的为固定分值、有的等于奖励分。目前,全市有4864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排名,获得总积分319553分。积分最高的为南通大学10558分,积分最高的企业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3714分。
2023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若干政策措施》,将“科创积分”纳入征信体系,引导银行机构降低对抵押物的路径依赖,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发放了297笔“科创积分贷”,贷款金额达24.22亿元。
二、我国“创新积分制”的最新工作要求
今年8月,科技部印发了《“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通过将企业创新量化成积分,引导科技创新资源、财政优惠政策、金融资源、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源向科技型企业精准聚集。“创新积分制”已在133家高新区试点,现在全国试行。
创新积分核心指标共涵盖技术创新指标、成长经营指标和辅助指标3类一级指标,以及研发费用金额、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吸纳应届毕业生人数等18个二级指标。在指标权重设置上,以突出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注重对企业成长经营能力考察为导向,同时划分了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企业不同阶段,确定了指标的权重赋值。
三、我市创新积分制的优势及不足
我市现行做法的优势在于评价积分数据合法合规、可获得,实现企业“零填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评判也相对科学、符合实际情况。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难度大,对这类企业的评价手段略显单薄。二是积分体系依据政策兑现情况,如遇政策调整,评价标准会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且现行体系主要是对结果的评价,缺少对过程的评价,如研发投入、科研人员投入等。三是企业创新积分按年度赋分,无法及时反映企业科技创新实际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优化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体系。以《“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为指导,在参考创新积分核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形成地方指标、指标权重和积分计算方法,对全市范围科技型企业实行分类分层分级式管理和精准画像,切实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水平。
二是升级企业创新活力积分管理平台。推动“积分平台3.0”建设,结合新的评价体系,重点对企业创新积分管理功能进行优化改造,并做好与南通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积极对接税务局、大数据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确保积分指标数据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是拓展企业创新积分的应用场景。持续推动银行发放“科创积分贷”,将创新积分作为独立的风险研判与增信授信的依据,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创新积分制”来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精准施策能力,通过南通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为发改、工信、人才、税务、市监、土地等部门提供参考,助推政策资源的优化配置。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