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立南通市生物医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您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国内一些主要城市设立大型生物医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为地方招商引资发挥了很大作用。”南通已经把生物医药产业列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您建议设立南通市生物医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这对南通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布局提供了好的方向。经与市生物药业产业培育部门会商,结合我局科创平台工作规划,相关建议将在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中逐步加以采纳。
一、生物医药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引进大院大所共建创新平台。先后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研究所等25家单位共建各类科研院所39家,其中2022年列入省统计28家,全省第六,增幅21.7%、全省第三。基本覆盖我市主导产业领域,其中生物医药领域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等多家单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2016年底由北京大学、启东市政府联合共建的高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平台,是北京大学正式批准的第一批校地合作产业研究院,2021年启东市政府与北京大学签订了研究院二期合作协议,继续深化合作。共建以来,北大华东院在离岸孵化、项目引进与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知识产权、公共仪器平台搭建与服务、高新技术项目就地孵化以及竞争性项目获得、公共政策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累计在启东引进各类生物医药项目28个,正常孵化20家,实现开票额超1.5亿元,初步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态势。目前,已形成一支近百人的研发人员队伍,其中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9人;累计申请知识产权63项,其中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31项;建立联合实验室4个;引进江苏“双创人才”8项、启东“东疆英才计划”13项。
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2019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海门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重点围绕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两条主线,打造集创新型企业孵化与生物医药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载体平台。其核心目标就是以科技来引领和促进产业发展,以高水平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来培养产业环境。针对创新药物研发需要的长周期投融资,把政府的事业性支持与投资基金的商业化运作结合起来,高强度集聚初创型科技企业来南通发展,形成我国原创新药产业化研发的新高地,推动长三角乃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累计立项获批项目42项,其中21人获得海门区“东洲智荟”人才项目扶持,双创人才8名,在孵及孵化企业30余家,累计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一期工程规划占地124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于2020年3月开工,将于2022年底交付,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生态。
南通合成生物学药物研究院: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万民熙教授团队建设的,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研究院位于宝月湖生命健康产业园3号楼(2800平方米),一期建设2150平方米研发中心,二期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650平方米高标准GMP中试研发线。研究院设有重组药物研究室、工程细胞设计研究室、药物绿色工艺研究室、药物制造工程工艺研究室,重组药物质量研究室和重组药物制剂研究室,并且配备了全套仪器设备,能够完成从项目筛选到工程菌构建、高密度发酵、大规模复性、产品纯化精制到质量分析等全套药学研究。研究院核心技术团队由知名院校海归博士、教授及行业专家组成,研究生及中级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占50%。
江苏省新药一站式高效非临床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突出企业主体地位,2021年益诺思生物技术南通有限公司“江苏省新药一站式高效非临床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获得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立项支持,获资助经费1000万元,平台建设期为2021-2023年,建成后将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家拥有国内/外GLP认证及AAALAC认证,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可提供放射性同位素ADME研究和放射性药物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的国有企业,可为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新药研发机构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一站式、高效的新药非临床评价技术服务,从而提高江苏省新药开发成功率,降低新药开发风险,促进国内新药研发机构的研发进程,加快我国新药研发行业发展,为国内新药走向国际市场进行有效支撑。
2021年来,围绕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建设,各县市板块加大招引力度,新建及在谈一批生物医药平台。如市北高新区规划建设宝月湖生命健康产业园,加快引进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南通市崇川区光华科技创新中心。启东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加大与复旦大学合作,就共建复旦大学启东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开展了多轮会商洽谈。全市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建设氛围日益浓厚。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室一中心一市场多平台”的创新平台建设体系,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船舶海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江苏乃至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长极。本提案建议设立南通市生物医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推进中加以消化、吸收,服务好生物医药领域重点项目招引建设。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布局公共服务平台。在《南通市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南通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等规划研究中体现公共服务平台元素。落实好《沿江科创带发展规划》,将“一核、四区、多园”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串珠成链,打破行政区划隔阂,紧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精准确定平台布局数量,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筹使用各类科创平台。在生物医药产业需求旺盛,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领域,加大财政支持,开展高端研发服务机构引建,布局一批专业化、公益性的生物医药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二是助推现有平台创新服务能力提升。进一步健全完善支持科研平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示范、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有效支持,定期开展政策执行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优化,不断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加大现有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鼓励公共服务平台将现有科研仪器加入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云平台、南通市研发服务平台,为产业链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研发服务,通省创新券、市大仪使用补贴等给予奖补,进一步提升平台对外服务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
三是鼓励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挥修实生物医药(南通)有限公司南通首家备案新型研发机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生物医药领域科研机构、创业团队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强化源头技术供给,逐步形成研发特色鲜明、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多类型机构汇聚的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化发展态势,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互动融合,成为引领产业发展和区域竞争力跃升的强力支持。
四是加快重点项目招引服务特色园区建设。加强学习上海、苏州先进经验,加大生物医药重点项目招引,以宝月湖生命健康产业园、海门临江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为契机,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服务生物医药领域各类平台载体建设,推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总部”科创孵化链条建设,突出以新药研发、模式动物、创新型医疗器械、精准医疗、基因检测、体外诊断、特需食药为主链方向,致力于打造区域生命大健康产业集聚高地。重点推进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复旦大学启东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沈化测评等重点项目建设。
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8月29日